唐詩里的童趣
- 時間:2014-07-22作者:Admin
■ 張成林
六一是兒童的節(jié)日,孩子們天真無邪,充滿著童趣。唐詩中有很多描寫兒童的詩,語言精煉,形象生動,塑造了兒童的種種神態(tài)和童趣。
“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,路人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?!碧拼娙硕拍恋拿肚迕鳌罚o我們勾勒了一幅色彩絢爛的彩色水墨畫,天真的牧童指向遠(yuǎn)方,可愛的形象躍然紙端。兒童為行人指路富有情調(diào),詢問客人來自何方也很有禮貌,賀知章在《回鄉(xiāng)偶書》中這樣寫道:“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(xiāng)音無改鬢毛衰。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?”作者久居客地,重返家園,故鄉(xiāng)的兒童們卻不認(rèn)識他,熱情著問他是哪里來的客人。這些兒童稚氣活潑,彬彬有禮,讓人喜愛。
唐代大詩人白居易《池上》有這樣的描寫:“小娃撐小艇,偷采白蓮回。不解藏蹤跡,浮萍一道開?!痹娭袑懸粋€小孩撐著小船,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。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,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,小孩的貪玩和天真,栩栩如生,仿佛就在眼前。采蓮嬉戲精彩,兒童垂釣更讓人叫絕。唐人胡令能在《小兒垂釣》中這么寫道:“蓬頭稚子學(xué)垂綸,側(cè)坐莓苔草映身。路人借問遙招手,怕得魚驚不應(yīng)人?!边@個頭發(fā)蓬亂的孩子聚精會神,握竿垂釣。周圍雜草叢生,幾乎遮掩了他的整個身子。這時遠(yuǎn)處有人向他問路,他急忙伸出小手,輕輕搖晃,不是不愿意給路人指路,而是擔(dān)心說話聲音太大把魚群驚散了。詩中兒童垂釣形神兼?zhèn)洌押⒆宇B皮狀寫得妙趣橫生。
同樣是唐代詩人,韋莊的童趣更加可愛可親,他在《與小女》詩中道白:“見人初解語嘔啞,不肯歸眠戀小車。一夜嬌啼緣底事,為嫌衣少縷金華。”這是詩人寫給自己小女兒的詩,小女才聽懂大人講話,就咿咿呀呀地說個不停。以為愛玩小車不肯睡,整個晚上哭鬧著不停,原來是衣服上少繡了朵金線花。一個活潑任性的小女孩兒,就活靈活現(xiàn)地出現(xiàn)在了我們的眼前,父親用憐愛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孩子,內(nèi)心卻充滿了無比的喜悅,那種父女間的親情,讓我們感受得到溫馨和幸福。
這些詩歌洋溢著童趣,有聲有色,有形有態(tài),充滿了靈性,為我們展示出孩子們的純真。唐詩里的童趣,是活靈活現(xiàn)的,引發(fā)著我們有趣的生活聯(lián)想,并從中體味出童真童趣帶給我們的美好和快樂。
來自:中聯(lián)報